长江日报:在“豆腐土”上建世界级大桥,“武汉力量”打通沿海大动脉-pg电子app

您所在的位置: pg电子app-pg电子网站 -  新闻媒体聚焦

长江日报:在“豆腐土”上建世界级大桥,“武汉力量”打通沿海大动脉

发布时间:2022-05-27来源:中交二航
【字体:】 分享:

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27日讯  27日上午,由“武汉力量”设计施工的温州瓯江北口大桥正式通车,可提供每天约10.7万辆的通行能力,也标志着浙闽粤沿海大动脉——甬莞高速公路实现全线通车。

北口大桥工程全长7913米,其中跨越瓯江的主桥长2090米,采用“两桥合建”设计,上层为甬莞高速,下层为国道g228南金公路。通过大桥,温州乐清市民过江到温州龙湾国际机场的车程从过去的1个多小时缩短至15分钟。

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,该桥拥有三项“世界纪录”,即“世界首座三塔四跨双层钢桁梁悬索桥”“世界首次在多塔连跨采用大刚度混凝土中塔”和“世界首例强潮河口深厚软土超大沉井”,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技术难度最大、建造工艺最为复杂的桥梁之一。

参建方在汉央企中交二航局项目负责人向自立介绍,项目自主研发多项国内首创装备,助力大桥建设顺利推进。

3.jpg

大桥南锚碇沉井面积相当于十个标准篮球场大小,总重达50万吨,下沉到地下61.5米深度。下沉时遇到深厚淤泥等复杂地质,好似在豆腐上施工。中交二航局项目技术团队自主研发“水下快速取土装置”,将大型钻机改造转用水下取土,全程采用bim技术动态监控,攻克深厚淤泥层沉井施工世界性难题。

为克服三塔悬索桥的中塔主缆抗滑移难题,项目团队设计制造世界首个深槽索鞍,研发出国内首台智能化深槽入鞍机器人,采用液压顶杆作为机械手,将索股“推”进索鞍,整个过程平稳可控,相比传统人工入鞍方式效率提升30%。

大桥主梁共有110榀钢桁梁组合而成,最大吊装节段重1200吨。项目团队研发应用世界最大吊重能力千吨级缆载吊机,解决大吨位、大跨度悬索桥钢梁节段吊装的难题。

大桥的中塔沉井基础由同为“武汉力量”的中铁大桥局施工。该项目总工于宏伟介绍,因悬索桥跨度大,中塔摆动较大,既要具备一定的柔性,同时也要承载悬索的拉力,可以说是“刚柔相济”。

中塔沉井钢壳总重量约2万吨,下沉时还需克服温州“高温、强潮、软土”三大不利因素挑战,施工需经历两个完整台风期,且大桥桥址处淤泥地质土层厚度达40余米,犹如在“豆腐土”上建高楼,施工难度极大,项目部攻克种种难题,历时1000多个日夜取得关键性节点的胜利。

这座“世界级”桥梁的初步设计即成最终方案,在行业里非常少见。

设计方中铁大桥院副总工程师万田保介绍,该桥创新采用跨径为2×800米的双主跨悬索桥跨越瓯江,仅两个主墩落在江中,将跨度要大、主塔要矮两个相互制约的技术指标做到极致,主通航道可满足3万吨级集装箱船舶单孔双向通行,实现廊道和岸线资源的集约式发展。

如此大跨度的桥梁,日常的安全如何维护备受关注。记者采访了解到,中铁大桥院桥隧公司承接该桥梁健康系统监测项目,成为这座世界级大桥的“私人医生”。

大桥健康监测系统包含环境风荷载、环境温湿度、地震、结构温度、结构应力、视频监控等,全桥共计353个监测点。

在该桥梁设计、施工过程之中,多家在汉央企坚持产研结合,形成强台风区三塔四跨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与控制成套技术、强潮河口陆域沉井施工成套技术等成果,为后续同类型桥梁建设提供经验借鉴。

(长江日报记者龚萍 通讯员杜才良 刘大举 曹雪 王梦宇 刘佩娅 谭春锋)

网站地图